北宋,资金的购买力,还是相当的强悍的,连当时韩琦作为4路的总管上任的时候,都携带了30万贯,他已经相当的满意了,甚至还把大半都放在了物资购买上面,支撑了整个西夏作战,当然了,这不是只花了这么多,四路本身也有一些存货,可是就算是这些,也不会超过100万贯。
渭州,这可不是什么大的边境军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州,不说最极限的90万贯,哪怕州府认为可能性很大,也不会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就说最低的档次,1000万贯的销售额。
对于马来说,10万匹马,只要达成这个数量,要达到根本不是什么难事,1000多家商会,一家一百匹,也就够了,这样三分就是30万贯。
30万贯,或许推动渭州建设,这非常的困难,可是对于州府来说,他们又不需要渭州建设,他们只需要掌握这么一笔资金就好了。
对于贫瘠的西北来说,30万贯足以是决定一切的资金,他们可以拿来赈灾,可以哪怕扩建,甚至对于军队和平民的补贴,这些无不是巨大的政绩。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更进一步的官员,也不是一个好的官员,政绩是什么,那是升官的名片,而普通官员也拿不出这笔钱给自己刷政绩,现在一次牛马大会,就可以获得了,这种情况下的,还不上杆子。
实际上,渭州跟韩琦之间,没有多少管辖权,牛马大会在渭州举办,这中间,有多少的违规,这个违规是韩琦造成。
钱能通神,势能压人,之前的韩琦,以30多岁的年纪,成为整个北宋最年轻的宰抚,特别是掌握实权的,他跟范仲淹主导的新法,在一年多的时间之中,几乎比任何人都有权势。
虽然因为反对者众多,仁宗废除了新法,可是对于韩琦,富弼这样的官员的保护,也是不遗余力的,提前把他们从关键地方给抽调出来,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