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诉求,比如说,贵重的物品,蜀锦和各种的丝绸,也可以从这边进行交易。
在大体上确定了如何交换这个大前提之后,价格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韩琦不能做了北宋的主,但是超过100万,200万的牲口交易,对于北宋而言,那是不可能拒绝的。
农耕民族,耕种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甚至连皇帝,在农时,也会下田耕种,别说其他的,几十万头,甚至是上百万头的大型牲畜,进入到北宋,对于农业生产的促进,那是巨大的,有了农业产出,才会有接下来的一切。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韩琦一边飞报汴梁,一边跟的辽国商讨。
至于辽国这边,讨论当然不难,整个辽国的政府班子,都已经在这里了的,他们对于铁更感兴趣,他们确切的想知道,铁的价格,这关系到他们会买多少,对于辽国战斗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辽国铁的价格很高,这跟技术有巨大的关系,中原的冶铁文明,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在辽国获得幽云十六州的时候,一些高水平的匠人,都有了空白,石敬瑭也不是故意不给,是因为高手么,大多数都集中到首都,再加上逃难和死亡,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可不是兵不血刃,为什么从占据开始,反抗运动就不绝,原因很简单,压迫。
最初的时候,游牧民族就把他们看做是奴隶,疯狂压榨之下,能够流传下来的技术,十不存一。
一边是疯狂的压榨,技术断流,一边是和平发展,本身层次就不一样,发展也不同。
在原材料的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制约价格的,永远是生产的环节,辽国的冶铁远不如北宋,所以,几乎达到了300文一斤,还是质量不是很好的。
当然了,如果换成原来的北宋,比起辽国来说,高也高不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