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的。
不是周文秀拖住了几万精锐,不是周文秀有可能威胁到元昊的中军,元昊倾城而出,会是怎么一个概念。
战场上没有如果,这个如果本身就是在假定的情况下,甚至当战争结束,一切都是已经注定的时候,更加凸显周文秀的功劳。
这个功劳,可以让周文秀晋升到将军,上将军,甚至大将军的程度,同时,封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勉强一点,封公也可以。
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人还没有回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任何时候,生与死,都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大臣,活着跟死去的谥号,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封赏也不同,立下如此大功,足以封侯封公,如果真的身死的话,说不得,这个评价,要更上一层楼。
一边整训部队,让部队恢复战斗力,一边封赏其他人,顺带着等待着周文秀。
一直等到晚上,甚至是第二天,周文秀都没有回来,这是一个问题巨大的事情,他到底有没有逃出升天,他的周围只剩下一千人不到,那些被漏下去的,被分割开的骑兵,也造成了西夏不小的伤亡,都被西夏用优势兵力给干掉了,基本上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这么一只为辽国立下如此大功的骑兵部队,肯定是元昊的眼中钉,为此在不利的条件下,都派遣了6000铁鹞子追过去,在西夏的国土之中,他们就算能够躲过去,又能够如何。
在生死还没有确认之前,先把功绩给确定下来,不统计不知道,仅仅凭借着推测和最终一些情况,统计出来的功绩,就非常的可怕,击溃超过1.5万人,还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包括了几千铁鹞子,亲卫队,如果再加上后勤部队的2万人,可以说,周文秀用了2000人不到,却攻击了最少西夏四分之一的队伍。
这些功绩加上身死的可能,最终的功劳可大了去了,萧惠的意见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