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是无双名将,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点,克并不代表着他,可以以一敌十,实际上,无论是北宋跟西夏的战争,还是辽国跟西夏的战争,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的,反倒是西夏。
一个只有五洲的小国,居然在军力上面,压倒了辽国和北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双方都在跟西夏的作战之中,充当了第三者的盟友的身份。
哪怕是辽宋之中最弱的宋,能够调动20万以上的大军,还是最为精锐的中央禁军,那会是什么后果。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在漫长的对持之中,军费和人力都消耗在了河北前线,当经济环境逆转,灾害天气不断的情况下,又有了昏君,一切都无法挽回,强悍的,可以跟辽国和西夏的重骑兵争锋北宋禁军,真的就变成了仪仗队了。
现在一切还来的及,仁宗不但拥有璀璨的文臣,也拥有一批能文能武的儒将,更有还没有彻底没落的将门,开国的将门,或许已经腐朽,可是新成长起来将门,却成为了中流砥柱,更别说,狄青这个不世的名将还在。
这一点,元昊根本不知道,他还没有意识到,北宋准备向他下手。
在立国三战之前,元昊或许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北宋是主攻的,当立国三战之后,伴随着军事上面的大量失利,伴随着重要军事的区域的占据,北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攻击西夏的能力,战略态势逆转。
元昊是军事天才,也很注重于情报收集,可是,韩琦做的更好,他所在的陇西,距离西夏前线,最少有千里之遥,对于步兵为主的北宋而言,要调动,并不容易。
前线的军力,自保有余,攻击不足,重要的兵力都是放在内线,准备随时支持,这是一个防守态势。
在元昊看来,或许北宋并没有得到,西夏跟辽国大战的消息,或许,已经准备签订的合约,给了他信心,或许,是辽国的压力,总之,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