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这段时间,看似在枢密院,在京城,韩琦也没有闲着,几乎把兵部的所有资料都看了一遍,无论是最近的,还是以前的,主要的就是山川地理的。
在没有可能大规模建造的前提下,保守估计,他的30万贯,会有12万贯用于修建棱堡,也就是说,他最多能够修建的,也就是在50-60座。
听起来,着不少,可是洒在整个陇西这边,特别是跟辽国和西夏接壤的漫长地盘上,真的不多。
棱堡跟山寨,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不可能直接把山寨改成棱堡。
山寨有山寨的好处,未来当棱堡承担起防御的重任,可是已经建好的山寨,总不能拆掉吧,用来作为边民生活和集散地,还是可以。
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想法,韩琦已经初步的做出了选择,接下来,就是看看赵信这边,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赵信听说韩琦的想法,真的有些受宠若惊了,韩琦是什么人,北宋仁宗后期,甚至是横跨仁宗,英宗,神宗的三朝元老,位高权重。
能够从一个普通进士,走到宰抚的最高位,在军民两方面,都有非常不错的能力,他来问,真的是高看他。
赵信,或许因为后世的咨询,眼光,对于全局有不错的想法,可是行军打仗,从来都不是他长处,他也没有接触过,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在这个方面,耗费更多的精力。
可是韩琦这么诚心的询问,他也不能拒绝的,没办法之下,只能够装模作样的看看。
可惜陌生的地名,这些都不是大战所在地,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有些时候历史看待的,都是在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甚至说,仁宗朝,能够听得上名字,都是大人物。
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很重要,甚至是立下不小的功劳的,完全没有名字和记载。
军事上不懂,可是图还是可以看的,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