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激进派都比较支持,赵信的解释,在韩琦的发挥之下,特别是有了一个例子放在前面,当然是说服了大多数。
不再是韩琦一个人,而遍布整个西北,包括了枢密院的一些渠道,甚至把三司使叶清臣也拉进来了。
如果这个创意,在铁匠供给中枢之前,说给叶清臣听,叶清臣肯定不会同意的,开玩笑,好容易稳定下来的边疆局势,而且有可能平复的财务,却又要有战争,而大量支出,这对于他而言,那是难以接受。
可是现在,单纯一个铁料,有可能为中枢节约上千万贯,他从来都不知道,一个基础材料,会有这么多的好处。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三司拨款,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实际上,这个铁料,用政府订单的方式,而且是大规模的政府订单的方式,规定了一个价格,固定的价格,公开采购,这就代表着,灰色地带被挤占,连三司都介入了,以后再写一些报告,或者是财务状况的时候,你把铁价定在35文以上。
这要有多大的胆子啊,如果有人遮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到罢了,可是如果你在这个方面有个敌人,敌人把这个事情给爆出来,借助着这个来攻讦的话,几乎是铁证啊。
稍稍的聪明一点的,或者是有远大抱负的,就不会在这个方面。
铁从出现以后,就是重要的原料,在一定意义上面,甚至要比铜和白银更加的重要,只不过之前没有人看出来一样,也就是赵信,捅破了这一点之后,让北宋的财务状况大大的好转。
虽然,现在还没有享受到这个实际的好处,可是就预算上面,庆历四年,到年底,最少可以保证数百万贯的盈利,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韩琦提出来了,会让三司增加50万贯的支出,可是几个人联合游说,又有合理的东西,这也让叶清臣拒绝不了。
整个计划,并不是以出兵为主,插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