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仓库是最多,也是最先兴建的设施,在赵信到来的时候,位于铁匠作坊的仓库已经开始建设了,在砍伐了一部分的木头之后,港口这边也会兴建。
未来,这一片土地,将会成为的最少有的20个200石泊位的的港口,这算是否诶长庞大的一个港口,除了运河上,少数的大型节点之外,最大的。
可惜,这个不够,未来,如果有可能的话,赵信甚至希望,这会成为年吞吐量超过20万吨的大型河港,未来这里会成为北宋最大的冶炼基地的。
这个基地是冶炼为主的,因为没办法树立炼钢炉,那需要不断的试验和完善,暂时准备当道回到定海军在做,这里还是传统的冶炼设备,但是量相当的大。
未来会有1000个冶炼台,这些冶炼台还是传统的方式,但是赵信会对这些台子进行修改的,稍稍修改之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之后,每天可以产出400斤铁。
听起来不多,可是当这个400斤乘以1000这个数字之后,也就意味着,每天的产出,可以达到40万斤,听起来非常天方夜天,因为在后来的清朝,一年才几万吨而已,单纯一个作坊就可以达到7万吨,这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个单台的产量,是在苗家庄验证过的。
单独一个铁匠为核心,辅助几个帮工还有劳力,在1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生产400斤,如果赵信在这里推行三班四班的轮班制,这个数量还可能更多,说不定可以达到600斤。
北宋铁的产量在15万吨以上的,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正存在的,依靠的不是大型炼钢炉强化生产,依靠的就是这些普通的,一个个细微的小铁匠,小炼铁台。
改造只有炼铁炉,比不上高炉,却可以24小时运作,在北宋,比较平和的环境之中,铁匠们采用的是订单每天可能打出一炉就可以了,这样存在着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