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这个官职起源于唐朝,睿宗年间,为了方便征兵和统帅,节度使成为了正式的官职,可是随着局势的变幻,唐代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守,多元化的统帅方式,有些不足以解决问题,节度使就逐步变成了军政一把手的代名词了。
最出名的节度使,应该是安禄山了的,他作为两任节度使的同时,又兼任河北采访使,虽然名义上没有统一,可是在实权上是统一的。
如果说,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和采访使两者相互制衡,一个为军政,一个为民政,可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伴随着唐朝中枢光芒散去,节度使不但成为了军政一把手,同时也成为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职务,风气就变了。
节度使所管辖的区域成为了国中之国,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力量,甚至可以掌控整个朝政。
宋建立后,宋太祖有惩于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割据一方、相互混战的教训,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赏钱夺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节度使一般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称“某某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谓“使相“,也用于武臣的加官。
不过在众多节度使之中,有一种是例外的,那就是对于宗室的加封,有些时候,是可以去掌控。
唐朝的节度使很大,比如说晚唐时期李克用和朱温,都是控制着几州之地,他们跟一个王国没有多少区别,特别是朱温,自立为梁。
这个疆域可就大了,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原之地。
在北宋,各道就不用说了,全部都是省级行政区划,都非常的庞大,可是在边境的地方,有众多的细小军州,小的甚至连一个县都没有。
北宋吸取了唐朝灭亡的经验,唐朝是灭亡于边境节度使的,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