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离开,沉思了很久。
哪怕对于这个地方不了解,可是用脑补,就可以补出来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孤悬海外,还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城市,更没有什么港口,只是散养了一批的民众,每年交出来的钱粮,放在海州,都不是特别的起眼,更别说是淮南东路,这也是没有人知道根本原因。
甚至这那个官员,他之所以能够想到这里,还得益于灾害。
仁宗脑补的一点都没有错,官员之所以想起云台山岛,还真的是灾害,在他担任淮南东路转运使的时候,一场20年一遇的飓风,吹过了云台山岛,哪怕北方,飓风的破坏力,不会如同南方那么可怕,一场飓风下来,毁掉房屋4000间,直接死亡和失踪的超过8000人,可以说震惊了整个淮南东路。
这个灾害,最终是轻描淡写的汇报了,因为云台山岛上面大部分的岛民,都没有登录户籍,有些干脆就是没有什么,地方官员也懒得上岛查看,除了的淮南路批复了8000贯救济款和1.2万石的粮食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一个一穷二白,孤悬海外,对于整个大陆没有任何的影响的海岛,把他们划出去,不但没有丝毫的问题,淮南东路和海州,还巴不得把他们划出去。
要知道,孤悬海外的岛屿,一旦遭遇到了台风的天气,都需要提供震灾支援,可能一次赈灾,可能就要十年,甚至是20年的钱粮,少了这个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就少了一个巨大的包袱,这对于淮南东路,甚至是海州,都有巨大的好处。
地方上不反对,这是第一个的要务,至于宰辅们,如果把海州化为边境军州,或许还在考虑,最起码是一个陆地的州,人口也有几十万,这样的军州,又不是顶在关键的所在,属于可批不可批之间。
海州的一个岛,海特别的小,只要是岛,在文官的印象之中都没有多大的,实际上,云台山岛,还真的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