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新式大炮的做法,一些管身自紧等处理火炮,他们的炮管强度甚至比之前,提升了数倍。
树炮的最大弱点,就是本身的强度有限,在火药的推动力之下,很有可能,会被炸裂,可是一层铁箍,会把一部分受力,转换到铁箍身上,用铁箍的强度抵消树干本身的脆弱,再加上合理的计算和树干本身的韧度,这个树炮的威力,还是可以。
保守估计,装填了独弹的火炮,单就本身威力上面,恐怕不低于十六七世纪,明朝时期的红衣大炮,只不过,使用寿命上,远远不如铜或者铁构成的炮身。
金属材料,就是金属材料,他的耐磨耐压和耐高温性能,远高于树木,可是单纯前面几发的话,树炮的威力一点都不低。
赵信选择树炮,为的就是他的威力,至于耐用性,整个树炮的制作,纯粹是一个技术活,周围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不知道有多少,砍伐之后,就是一个木工活,切成两半挖洞,然后雕琢成功之后,用铁箍箍住,最多在内层涂抹一层耐火耐高温的材料而已。
甚至连寿命,也有耐力训练摸索出来,在最大装填的情况下,树炮的极限寿命是30发,前面10发都不会有影响,耐火材料会承受住火药燃烧的高温,到后面,伴随着燃烧和不断的冲击,树身的材料会逐步崩溃,最终到30发炸膛。
这个安全的环境,对于树炮来说,已经够了,最少是前面10发可以接受,大不了多做一些,当做一次性的用品。
棱堡最大的不足,就是面对着欧洲科技时代之后的火炮的不足,面对着巨大的攻城炮,棱堡本身坚硬的身体,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人家不跟你玩攻城战,直接的破坏城墙,当城墙出现缺口,甚至棱堡本身都坍塌的前提下,你又怎么来做。
棱堡就是借助着高大的城墙和设计到极点的人员优势,一旦这个高大的城墙无法起到屏障的作用,其他的一切都休谈,人员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