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和防御,这是战争永恒的两个话题,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形。强则攻之以绝患,弱则避之以存大,何忧败,无往不胜。
在强大的时候,一定要主动攻击,迫使对方决战,以绝后患,在弱小的时候,可以采用守势,用防守逐步消磨掉双方的力量差距。
北宋在这个三国的时代,是防御做的最好的,虽然这是一种悲哀,西夏和辽国都拥有大量的骑兵,缺乏骑兵,让北宋大名鼎鼎的静塞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只能够依靠重步兵和城市的防守来抵御。
久守必失,这也是并发的道理,只不过,那是在冷兵器时代,以青砖夯土墙为主题的建筑物,不高于10米的城墙,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并不是难以逾越的关卡,可是超过30米的棱堡不一样。
历史上,有很多的战略要地的雄城,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虎牢关,潼关,这些扼守在交通要道,并且地势险峻的雄关,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够攻破的,原因就是他们是依靠着山脉兴建,是在两山之中的要道上,树立一个雄关,不用太高,只要落差超过20米就已经很难攻破了。
夯土和青砖天然的限制,让城墙很少超过10米的,即便有十几米高的箭楼,也是在城门附近的,或者是在少数的地方建造,原因就是防止整体重量太高,而让城防自己坍塌。
有了水泥之后,就截然不同,赵信不是军事大师,更不是什么防守专家,知道长弓,只是出于爱好者,偶尔拿着它,在野外打打猎,只是咨询的力量,让他知道,钢筋混凝土工事的强大,可是就算是到棱堡发展最为强悍的时期,也没有使用波特兰水泥来构筑棱堡,更多的是依靠古罗马砂浆。
古罗马砂浆,比起中国人使用的黄泥桨,或者是黄草泥桨,要强横的多,可是跟真正的近代水泥波特兰水泥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早在几千年前,古罗马就利用罗马砂浆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