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暗算 > 第16——18节

第16——18节(9 / 11)

似的,却依然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将细小的算珠子点拨得骤风暴雨般快,飞沙走石般响,那感觉如同你看艺人踩着高跷,依然健步如飞。

这是她的手艺,也是她的骄傲,不论何时何地,她总是随身带着这宝器,高兴或不高兴时,需要或不需要时,便拿出来热热手,有时候是展示,是炫耀,是露一手,更多时候是习惯,是无意,是下意识。

靠着这门绝活儿,她到哪里都能引人瞩目,叫人铭记。

1946年,黄依依以优异成绩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保荐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理学博士。

有一次,著名数学家冯o诺伊曼来给他们开讲座,也许是有意想引起这位大数学家的注意吧,中间休息时,她从身上摸出算盘,戴上纤巧、朱红的假指甲,噼噼叭叭地打起来,一下把这位数学巨人吸引过来,看得如醉如痴的。

一年后,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她再次见到这位大数学家,后者对她说:我有一个助手刚离开我,如果你今天的答辩依然像你的算盘术一样打动我,我将热烈欢迎你来做我的助手。

后来,她果真做了冯o诺伊曼的助手,于是转眼成了世界数学界人所共知的人物。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人事部、外交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六部院联合发表公开书,欢迎海外爱国人士归国建设新中国。

该公开书由周总理签发,上面具体点到了21位人名,其中就有黄依依的名字。

她就这样回到祖国,成了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也是全国最年轻的女研究员,年仅26岁。

后来,她又到莫斯科呆过半年,带回来一个苏式绰号:伏尔加的鱼。

至于有何寓意,少有人知晓。

这一切,我当然是在后来才逐渐了解到的。

当时我打开门请她进屋,只想尽快打发她走人,因为我对她过分风情的举止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