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天分,团组织生活只知道读报纸,对宋宝琦这个人还有他偷出来的那些书,谢惠敏是用“阶级斗争”的眼光来看待的,《牛虻》自然当成“黄书”,要坚决收缴销毁。她对张老师教育宋宝琦的方法很不以为然,形成张老师的对立面,俨然两条路线的斗争。
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女孩叫石红,因为经常跟父母一起学习马列原著和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瑰宝,头脑比较清醒,大概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学生形像。
《班主任》的功劳在于成功地塑造了这几类学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革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至于怎么样教育宋宝琦和谢惠敏这样的学生,还没写到,但张老师下了一个决心:
“他决定,要争取在教师会上发言,阐述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使孩子们掌握好课本和课堂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要继续带领他们学工,学农,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注目于更广阔的世界,使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成果产生兴趣,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从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强有力的接班人……”
不怪刘心武抱怨他的《班主任》遮盖了他后来在文学上的所有建树,这样的作品,让他自己在三十年后回头去看,恐怕都是惨不忍睹。但这是他的成名作,而且是一个文学派别的开山之作,必然会成为“刘心武”的代名词,也必然会被写进中国文学史,让世世代代的中国读者瞻仰。后人提到刘心武,只知他写过《班主任》,而不知道他还写过别的更好的东西。对一个作者来说,那真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卢新华的《伤痕》也是一个短篇,故事很简单,写一个叫晓华的女孩,妈妈被打成叛徒,她便认为妈妈是坏人,与妈妈划清了界线,提前毕业上山下乡了。从那之后她拒绝跟妈妈来往,妈妈寄来的东西和信件一律退回。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