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看起来娇媚可人。街道是蜿蜒的,合适人步行,自行车就显得凛然,带着股征服的气势。奇怪的是,体积更为庞大的电车却并不逼人,它沿着天空上横贯的电线行行地走,偶尔间“叮”一声,声明要拐弯了,也很适合蜿蜒的路线,因为彼此有照应。晶亮的阳光缀在枝节上,这种树的枝节是比较圆润的,反射光线的面就柔和一些,还像洇染似的,散开来,于是,空气中就有了一层光的氤氲。南昌他们就从氤氲里走来。此时,他们的心情也是清明的,他们也似乎不大相信,经历了那么多跌宕起伏之后,看出去的景物还能是如此亮丽。
现在他们已经行驶在所要去的那所学校的铁栅栏外面了,它就沿了街角弯过去。他们这些人就读的寄宿中学多是在近郊地方,占地比较大,有壮观的校门,校舍的楼体也是壮大的。而在市中心区的学校,格局小还不说,与街面接得如此近,再有,学校的建筑似乎本是另外一种用途,后来为了适应需要才改为学校的。这样一来,看上去就不大像学校,而是像,像什么?像民居,当然,比较豪阔的民居。当他们接近校门口的时候,又看到奇异的一幕,一个男生在前边跑,后边追了一群男女学生,臂上佩了红袖章,嘴里叫着:“捉牢伊,捉牢伊!”被追的那个绊了一跤,膝盖磕在人行道边缘,立刻跛起来。他的脸色一下变得愠怒,伸手招了一辆三轮车,跳上去就拉远了,剩下那帮人在后边跺脚。南昌一伙不由哈哈大笑,革命在此演化成这般庸俗的戏剧,是他们始料未及。他们立刻给出了三个字:“小市民”!
他们来到这里是应小兔子的邀请。像小兔子这样的干部子弟,在这学校里也有,却是呈分散状态,再有,怎么说?似乎已经被“小市民”同化了。这所中学在区里排名第一,事实上,却收取有相当数量市级重点分数线上的学生,那多是出身自不纯成份家庭,比如工商业主,具有某种历史问题,社会关系复杂,等等,体现出阶级社会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