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会选择这里作为据点,从这里发动进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丰镇,接着进攻大同府。
这也就意味着,郑锦宏率领的大军,主战场不会在大同府城,而是有可能在丰镇。
如今正是冬季,长城以北风沙很大,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气候条件恶劣,除非是迫不得已做生意的商贾,寻常的百姓基本不会离开关内,就算是离开关内,也会迅速到丰镇这样的集镇之中去,在野外基本是死路一条。
长期跟随皇上身边,郑锦宏的想法不一样,他绝不会允许征伐厮杀在大同府城展开,因为那样做大同府城会遭遇到沉重打击,尽管这样做对于大军设伏是最有利的,将剿灭八旗军的战斗引到关外进行,这是最好的,大同府城已经整个的大同毫发无伤,不会受到丝毫损失。
这样做对于郑锦宏的要求很高,对于他麾下将士的要求更高。
但郑锦宏做出的就是这样的选择。
大军从夏庄出发,绕过大同府前往丰镇的方向,郑锦宏亲自给大同知府写信了,告诉大同知府,朝廷大军在丰镇一带驻扎,消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有丝毫的泄漏,同时大同府要封锁丰镇方向的商贸交流,不能够将消息泄漏出去。
郑锦宏已经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侦查丰镇、土城以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的情况,这些斥候混迹在商贸队伍之中,获取到情报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禀报。
大军不会轻易出关,除非是得到了八旗军准确的情报。
如此,郑锦宏给大同知府写信,毕竟两万大军的规模是庞大的,有些时候需要官府出面来帮助遮掩。
郑锦宏是内阁大臣,亲率大军前往大同,接到信函的大同知府很是紧张,甚至不敢与属下商议此事,他安排好府衙的诸多事宜之后,亲自前往大同左卫,这里曾经是军营,郑锦宏率领的大军就驻扎在这里。
大同驻扎的一千军士,分布在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