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的第一天,文渊阁。
距离登基大典只有八天的时间,一切的事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郑勋睿没有询问登基大典的事宜,而是将裁撤给事中、东厂,废除军官沿袭继承制度,加强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等职能,改变军队军官任命等事宜直接提出来了。
周延儒、徐望华、郑锦宏、文震亨和杨廷枢等人听的目瞪口呆。
郑勋睿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在他们看来匪夷所思。
给事中是直接对皇上负责的,等于是皇上的耳目,郑勋睿却要求裁撤给事中,这岂不是自断耳目,锦衣卫尽管名声不好,但也是专属于皇帝的侦探机构,郑勋睿要求其职能彻底转变,就是守卫紫禁城,至于说案件审理方面,谁不知道皇上金口玉言,不管什么样的案子,一旦皇上决定了,那就是铁案了。
军队方面众人能够理解,废除军户制度,实施招募制度,明确固定的军饷,这有利于军队的强悍,而且郑家军的强悍,所有人都是知道的,至于说军官的任命,出现了大规模的变化,两榜进士也可以进入军队之中出任职位,这已经不奇怪,郑家军总兵郑锦宏就是出任了刑部尚书,已经开了先例。
想不到登基之前的郑勋睿,重点想到的就是这些事情。
郑勋睿提出来的这些事宜,众人没有过多的讨论,在他们的脑海里面,主要思考的还是登基大典,同时他们也还是沿袭大明一贯的管理制度,没有察觉到郑勋睿一旦登基之后,天下将要出现重大的转变。
郑勋睿也察觉到了众人的态度。
他没有过多的强调,有些东西延续上千年的时间,有些也延续了几百年,想着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让众人能够理解,的确有难度,不过这也证明了,想要做出来这些改变,需要经历不少的波折,恐怕有些时候,必须以强硬的手段推行。
眼看着登基大典的时间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