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控制的全部大军,最多三十万人。战斗力是不敢保证的,而且稍微强悍的军队,悉数都驻扎在山海关,他率领的十余万的大军,几乎没有什么士气。
以不足二十万的大军,迎战近百万的流寇,这样的战斗如何打。
杨嗣昌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同时率领大军撤退到保定府。避免与流寇迅速的对决。
杨嗣昌已经不能够继续撤退了,保定府是顺天府的门户,一旦保定府被流寇占领,京城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驻扎在宣府和山海关的大军,暂时不敢抽调,一旦这些地方的大军抽调了,则后金鞑子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到北直隶,特别是山海关,一旦失守。意味着护卫京城的屏障全部丧失,到了那个时候,神仙都无法挽救溃败之局面了。
杨嗣昌唯有死守保定府城。在这里与流寇展开决战,若是能够打退流寇的进攻,则朝廷可以度过最危险的时候,若是被流寇打败了,朝廷毫无悬念的陷入到绝境之中。
而且杨嗣昌可以肯定,此时此刻郑勋睿是绝不会出手的,甚至希望这种局面的出现。
十余万大军进入到保定府之后,杨嗣昌再次给皇上写去了奏折,表明了誓死抵御流寇进攻的决心。
京城几乎乱作一团了。
流寇大规模进攻北直隶的消息。不大可能隐瞒,长期以来。京城对流寇的宣传都是负面的,这里的老百姓认为流寇都是青面獠牙。就是一帮土匪,见到女人就抢,见到男人就杀,至于说家中的财产更是保不住的,流寇会杀光男人,抢光女人和钱粮,什么都不会留下。
首先慌乱的是那些士大夫和读书人。
这些士大夫和读书人,曾经是大明朝廷的中坚,也是维持王朝运转的最为主要的力量,他们看上去非常的强大,几乎能够左右朝政,而且以人上人的态度自居,他们害怕和痛恨流寇,他们也知道被流寇擒获之后,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