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在潼关,一部分驻扎在延安府,时刻盯住流寇的动静。
杨嗣昌率领朝廷大军征伐流寇之后,文坤更加关注流寇的所有举措。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杨嗣昌守在北直隶的真定府。李自成依旧在山西的太原,两边都没有什么动静,好像不准备展开大规模的厮杀。
这种情况太反常了,文坤感觉到情况不对,他与洪欣涛商议之后,决定派出更多的人,前去搜集情报,看看杨嗣昌和李自成究竟想干什么。
暗地里文坤也有自己的预测,他认为杨嗣昌很有可能暂时不会与李自成交战,双方会谈什么条件。若是有了满足双方要求的条件,这厮杀就不大可能展开了。
文坤绝没有想到杨嗣昌会要求流寇攻打陕西。
文坤得到这个情报的时候,顾君恩已经快要到北直隶的真定府了。
得知这个情报。文坤气的鼻子都要歪了,想不到堂堂的内阁次辅杨嗣昌,居然会出这样的歪点子,让流寇与郑家军捉对厮杀,朝廷则在一边看着双方实力的损耗。
平静下来之后,文坤也挺佩服杨嗣昌的,能够想到这样的主意不简单了。
文坤迅速与洪欣涛商议,要求郑家军做好一切的准备。
杨嗣昌能够想到如此的计谋,文坤也不会客气。他迅速将这个消息泄漏出去了,毕竟在西安府城的有诸多的王爷、士大夫、读书人和商贾。果然,消息泄漏出去之后。那些到西安府城来避难的王爷,纷纷咒骂杨嗣昌,更有一些士大夫,决定给朝廷写去奏折,弹劾杨嗣昌,要知道杨嗣昌率领的大军,任务就是剿灭流寇的。
文坤知道这些咒骂和弹劾是没有多少作用的,京城里面的那个皇上,巴不得郑家军与流寇厮杀起来,所以关键的还是看郑勋睿对此事是什么意见。
南京一定知道了这个消息,相关的应对办法也很快就会到来的。
文坤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