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探头看见了王承恩,他准备开口的时候,看见了散落在地上的奏折,感觉到情况不对,马上缩回头去了。
王承恩看见了这个太监,是他的心腹。
微微抬头看了看依旧陷入沉思的皇上,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门外。
太监拿出了一封奏折,说是杨嗣昌大人递进来的,杨大人还在外面等候。
王承恩接过了奏折,挥手让太监退下去了。
再次进入乾清宫,还在想着如何开口的王承恩,听见了皇上的声音。
“王承恩,有什么事情吗。”
“皇上,杨嗣昌大人递来的奏折,人还在外面等候。”
“哦,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禀皇上,快要到亥时了。”
“都这么晚了,杨爱卿居然还在皇宫外面等候,也罢,将奏折拿来朕看看。”
一刻钟之后,朱由检看完了奏折,脸色如常,并未见到喜悦之情。
将奏折放在了御案上面,朱由检开口说话了。
“王承恩,你说说看,郑勋睿若是造反了,会如何对待朕啊。”
这个问题太尖锐和太突然,王承恩根本就无法回答,其实这也是皇上多余的话语,历史上无数朝廷的更迭,末代皇帝最终的结局都是摆在那里的。
“皇上,奴婢觉得后金鞑子、流寇和郑勋睿都不能够成功的,朝廷大军一定能够击败他们,皇上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开创盛世。。。”
王承恩还没有说完,朱由检就摆摆手。
“朕没有那么神奇,如今朕是四面楚歌,杨爱卿奏折上面说了,他准备亲自到河南以及山西一带去,率领朝廷大军打败流寇,稳定北方,他还说了,只要山海关能够牢牢的守住,后金鞑子迟早是会撤离北直隶的,当今之计,最为主要的是稳住北方,而后徐徐的图南方,诸多的士大夫和读书人,内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