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张献忠的内心稍微安稳了一些,他已经派遣了斥候前去侦查,不仅仅是侦查巫山方向的郑家军,也要侦查顺庆府的相关情况,毕竟义军马上就要进入到顺庆府了,可惜天气突然变化,如此恶劣的气候之下,率领义军出发是不现实的,再说大雪之后,气候若是依旧严寒,道路很有可能结冰,那样会让大军的行军变得极为艰难。
张献忠和刘文秀都没有想到,他们疏忽了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对斥候的监督。
其实这也难怪,张献忠已经做好了准备,十万义军也准备从夔州府城出发,前往顺庆府了,而刘文秀则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夔州府城的防御方面,安排在夔州府城之外大军的人数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东面巫山方向,安置了一万义军军士,他们的职责很重,主要是监视郑家军的一举一动,若是发现了郑家军的踪迹,一面抵御一面迅速禀报,同时朝着府城的方向撤离,西面则没有安排任何军士驻守,毕竟张献忠率领的十万义军是从西面前往顺庆府,也就没有必要安排防御了,北面长江边,安排了一万义军军士驻守码头,码头是需要重点保护的,若是郑家军的进攻过于骁勇,关键时刻码头就是义军撤离的主要方向。
驻扎在夔州府城之内的义军有三万人,刘文秀的想法是,万一郑家军发动了对夔州府城的进攻,他将率领三万义军军士拼死抵抗,让郑家军知难而退,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义军才会撤离到码头。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张献忠没有立即出发,其率领的十万大军,三万人驻扎在码头。等候风雪之后上船朝着顺庆府的方向而去,七万人驻扎在西面前往顺庆府的方向。等待张献忠下达命令之后出发。
这样的阵势,让夔州府城的防御出现了头小身体大的局面,驻扎在东面官道两边的仅仅有一万义军军士,码头有四万人,府城内三万人,西面顺庆府方向有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