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朕明白,这媾和之事,日后再议,此番你代表朕到辽西去督战,重点还是考虑稳固防御的事宜,朕看可以有厮杀,不过守卫锦州和宁远等城池是最大的任务。。。”
陈新甲离开乾清宫的时候,脸上是沮丧的神情。
陈新甲离开之后,朱由检对着身后开口了。
“王承恩,你认为陈爱卿的建议如何。”
从隐密处走出来的王承恩,低着头,小声的回答。
“奴婢以为皇上的考虑万无一失,辽西近二十万的大军,若是不能够与后金鞑子厮杀一番,那也是说不过去的,监军杜勋早就写来了奏折,说是洪大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战后金鞑子。。。”
杜勋原来是宣府的监军,此番被提拔,成为大军的监军,与洪承畴一道负责辽西征伐的事宜,抵达宁远之后,杜勋多次写来了奏折,禀报锦州和宁远城池的防御事宜,其奏折之中,对于辽西的局势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作为司礼监的大太监,王承恩选择相信杜勋,忽略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奏折,他认为领军作战的统帅,不管占据什么样的优势,都会在战斗开始之前提出来诸多的困难,这是一种官场学问,不断提出来困难,若是战斗胜利了,那就是主帅指挥有方,若是战斗失利了,那也能够找到借口。
王承恩是这样的想法,朱由检同样是如此的认识。
这么多年过去,他对太监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甚至觉得当年的魏忠贤,应该是有能力的,只是不应该觊觎皇位,司礼监太监是绝对忠心的,不用怀疑,至于说满朝的文武大臣,几乎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力量庞大起来之后,甚至直接威胁到他朱由检的皇位、威胁到朱家的大明江山了。
“王承恩,你说的不错,朕也以为辽西的征伐,不能够轻易的放弃,不过与后金鞑子媾和的事情,也是需要考虑的,此事你想一想,朕担心的是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