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符合皇太极的想法,十多年的时间以来,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多次入关作战,都是以劫掠财富、削弱大明朝廷实力为基础的,所有这些作战,都是辅助性的,而大清国真正需要重点进攻和占据的地方,就是关宁锦防线,这道防线犹如一根尖刺,牢牢的扎在大清国的肌肤之上,大明朝廷也是依靠这道防线,抵御大清国的扩张。
一旦大清国拿下关宁锦防线,那么入主中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过皇太极非常的谨慎,进攻锦州和宁远这样的城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年父皇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城池、他皇太极率领大军进攻锦州城池,最终都是无奈的撤离,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不说,还极大的动摇了大清国的根基。
时机不合适的时候,皇太极不会轻易在辽西锦州一带与明军展开大规模的厮杀。
范文程也不会随便就提出来这样的主意,他在提出这个建议的同时,耗费更大的气力收集有关大明朝廷方方面面的情报,他需要以实际情况来证明,大清国是可以在锦州作战的,而这个时候,来往于辽东各地的商贾段宗奎,就成为了最好的情报来源了。
段宗奎对沈阳已经非常熟悉,不过他的身份还是绝密,在大明朝廷,知道他身份的就是郑勋睿、徐望华和郑锦宏等少数几个人,而在大清国,知道他身份的就是范文程等少数人。
这些年时间以来,段宗奎集聚起来的关系也不一般,不仅仅和嘉定伯周奎以及锦衣卫指挥使田弘遇的关系很好,而且也在朝廷之中结交了一些大人,段宗奎出手阔绰,为人豪爽,这样的性格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愿意结交的人自然不少,不过段宗奎很是注意,他所结交的人物,以朝中的文臣为主,而且还要看对方是不是在重要的部门。
段宗奎与郑勋睿的联系极其隐秘,一般情况之下根本就不联系,除非是获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才会给郑勋睿禀报,按照郑勋睿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