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停留,就算是攻下城池。也是劫掠一番之后离开,可如今的流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固守城池了,而且在地方上收取赋税,与朝廷直接对抗,这说明流寇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道有固定根据地的重要性了。
这其实就是流寇战斗力增强的明显表现。
九月初开始的战斗厮杀,几乎没有遇见什么大规模的战斗,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厮杀,甚至不能够算是真正的战斗。流寇一触即溃,根本没有准备厮杀战斗的迹象,更加让孙传庭感觉到奇怪的是。流寇根本无心固守城池,只要朝廷大军抵近了,流寇大都是主动撤离,迅速朝着襄阳府城的方向而去,这不符合常理,按说流寇怎么都是要坚持一番的。
有关流寇的情报,孙传庭也很是重视,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的行踪,他高度关注。这三人率领的大量流寇一直都驻守在郧阳,迟迟不向襄阳府城靠近。也成为孙传庭不能够理解的问题。
孙传庭的稳扎稳打,初期得到了陈新甲的支持。可随着大军逐渐靠近襄阳府城,陈新甲的态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大军加快行军步伐,尽早的包围襄阳府城。
陈新甲认为刘文秀等人驻守郧阳,这是好事情,襄阳府城驻扎的流寇人数不多,有利于大军展开进攻,若是刘文秀等人率领的大军全部都进入到襄阳府城,战斗肯定会特别残酷。
可孙传庭不是这样看的,襄阳府城的地形特殊,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府城内放置太多的兵力没有多大的作用,相反安排一部分的兵力在外围,能够更好的守护。
孙传庭已经想到了,一旦大军对襄阳府城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刘文秀等人率领流寇驰援怎么办,不过大军不进攻襄阳府城也是不行的,为了防止刘文秀等人的驰援,为了让十余万大军能够聚精会神的进攻襄阳府城,孙传庭认为,可命令四川总兵秦良玉以及陕西巡抚文震亨牵制驻扎在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