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有所体现,正蓝旗和正白旗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正蓝旗同样是上三旗,旗主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这也不用过于的担忧。
问题就是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和镶红旗。
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在大清国的威望越来越高。隐隐成为皇太极之下的第一人,正白旗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众人的公认,镶白旗虽说曾经遭遇到郑家军毁灭性的打击,可这几年慢慢的休养生息,也开始壮大起来了,至于说正红旗的代善,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更是皇太极重点监控的对象,镶红旗的岳托和阿济格,两人内心究竟偏向于谁。那是说不准的事情。
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倒是完全可以放心,济尔哈朗做事情稳重,有着自身的见解。对于皇太极是忠贞不二的。
皇太极身为大清国的皇上,对于满八旗没有绝对的控制优势,他能够掌控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和镶蓝旗,难以掌控的是正白旗、镶白旗和镶红旗,摇摆不定的有正红旗。
连续几次征伐的失败,或者说无果而终,对于皇太极的声誉也是有冲击的,特别是建立大清国称帝以来,几乎没有值得炫耀的战斗。如此情况之下,满人权贵出现非议和波动。也在情理之中。
大清国以武力来衡量个人的实力,这一点从努尔哈赤的时代就开始了。当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经历无数次的厮杀,逐渐扩大了后金占据的地盘,自身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这种通过厮杀和壮大自身实力得到的权力,也需要依靠实力来稳固。
皇太极无法改变满人权贵这种认识,他若不是直接掌控正黄旗和镶黄旗,有着最强的实力,也不可能顺利成为后金的大汗,更不可能登上大清国皇上的宝座。
范文程的做法不能够说是错误的,但那多是汉人处理事情的办法,想想大明王朝已经屹立三百余年,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威,那样当然能够掌控朝政,可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