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已经估计到了皇太极的用心,只是他不敢说出来,多年在皇太极的身边,他是能够看透皇太极的部分心思的,如今的大明并非是摇摇欲坠,无非是北方乱一些罢了,南方异常的稳固,特别是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之后,保证了漕运的畅通,源源不断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了北方,很大程度上面保证了北方的基本稳定,对于大明的崇祯皇帝下旨收取拖欠农业赋税的事宜,范文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崇祯皇帝想着让大明天下大乱吗。
驻守在淮安的郑勋睿以及郑家军,愈发的强悍,这是皇太极的心病,但大清国总是不发动对大明的进攻,让大明王朝逐渐的恢复,这也是说不过去的,况且大清国物资匮乏,需要通过劫掠来满足所需的开销,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大明朝廷的实力。
此次的征伐,从时间上来说是合适的,一旦大清国勇士进入关内,大明朝廷必定要倾尽全力应对,北方的流寇得到了喘息,也会展开进攻,大明朝廷必定是腹背受敌,两面都无法很好的应对,等到大清国的勇士撤离的时候,流寇也能够对大明朝廷形成重大的打击。
大清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大明王朝,这是皇太极和范文程心知肚明的事情,唯有采用蚂蚁搬家的办法,一点点削弱。
皇太极最后留下了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以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表面上看是留下的四大亲王,其他人也无话可说。可实际上皇太极肯定是有绝密的事情需要安排的,而这些安排,不能够让外人知道。
不管如何的努力,在皇太极的眼里,范文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还是外人,是不能够完全相信的汉人。
范文程有些悲哀,想想多铎曾经抢走他的夫人,在沈阳闹出来轩然大波,那个时候沈阳城内的议论,都是偏向于多铎的。认为满人就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包括朝鲜人,在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