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剿灭流寇。
这个消息让徐望华等人松了一口气,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战斗力也是很不错的,应该说应对流寇是绰绰有余的,当初流寇一直都是龟缩在河南的大山之中,让卢象升无法前去剿灭,如今流寇已经进入到南阳府,其行踪完全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卢象升率领大军前去剿灭流寇,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郑勋睿刚开始也是这个看法,可是十月中旬,朝廷的邸报到了之后,郑勋睿的眉头再次紧缩,因为这份邸报上面透露出来一个重要的消息,皇上派遣高起潜作为监军,一同前往河南剿灭流寇。
这让郑勋睿的感觉很是不好。
历史上的卢象升,其实就是命丧高起潜之手的,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被清兵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援,导致卢象升全军覆没,自身也惨遭杀戮。
不过历史上的卢象升,是和清兵作战的时候阵亡的,这一次是应对流寇,按说情况不应该有那么的糟糕。
郑勋睿是看不惯监军制度的,这完全是皇上对拥兵的将领不放心,故而派遣了太监作为监军,此举的确是保证了将领不能够拥兵自重,但太监作为监军,在军队之中几乎就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克扣军饷,中饱私囊,面临困境的时候首先逃命,时时刻刻都监督主帅的一举一动,甚至是拥兵自重,不服从主帅的指挥等等。
思来想去,郑勋睿提笔给卢象升写去了一封信函,他毕竟和卢象升共同剿灭流寇,而且沙双方的配合也是很不错的,这个时候,有必要提醒一下卢象升,作战必须要小心。
信函寄出去之后,郑勋睿多次与徐望华等人商讨河南可能出现的战局,卢象升麾下的大军有三万人,其中有五千天雄军,加上河南、山西、湖广和四川等地的卫所军队,军队总人数达到了七万左右,如此庞大的兵力,面对流寇作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应该说郑勋睿、徐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