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勋睿回到京城来,文震孟是知道的,他一直都有些担心,担心郑勋睿来拜访自己,不过郑勋睿没有来拜访自己,而且他刚刚得到了消息,郑勋睿在拜别了徐光启之后,已经离开京城,赶赴延绥去了。
这让文震孟非常的感慨,也隐隐感觉到了,郑勋睿回到京城,拜见了弥留之中的徐光启,一定是说了很多事情的,徐光启病逝,在朝廷中肯定会引发震动,至少内阁辅臣会盯住内阁次辅的位置,看看是谁能够成为内阁次辅。
文震孟也有一种感觉,他可能会成为预备人选,这种感觉来自于诸多方面的分析,特别是郑勋睿此次回到京城,没有拜访他,让他坚信自己有可能成为内阁次辅。
同样有这种预测的,还有温体仁。
尽管说徐光启是内阁次辅的身份,可是在朝廷之中的威望和影响,丝毫不亚于内阁首辅,甚至得到了皇上更多的信任和依赖,徐光启举荐的人员,皇上基本都是重用的,如今徐光启病逝了,这让温体仁想起了徐光启拜托他交给皇上的那封信函。
不知道为什么,温体仁想到了三国里面,死诸葛算计活司马的故事,他是真正的感觉到徐光启的厉害了,不要看人间平时不温不火的,可是在关键的事情上面,就是能够把握住,这一次徐光启拜托他呈奏给皇上的信函,从一定意义上面来说,就是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的建议,皇上看了这样的信函,内心一定是有触动的。
也许这份信函里面,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有举荐内阁次辅的事情。
徐光启已经病逝了,看着徐光启安详的面容,温体仁有些无语,大臣做到了这个份上,无疑是荣光的,崇祯元年到现在,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样的调整,能够善始善终的寥寥无几,但徐光启一直都受到了皇上的信任,就算是病魔缠身,不能够理事了,也是担任内阁次辅,这绝不是皇上无原则的信任,这表明徐光启的能力是绝不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