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国重器 > 第四百六十章 惊涛骇浪千舟过

第四百六十章 惊涛骇浪千舟过(2 / 5)

也能有这样规模,那该多好啊……

……这

支庞大的编队,自然就是中华制造,运送员工去徳汶的船队。国

内没有直达徳汶的现成航线作为参考,为了避免遇上暗礁、避让暴风多发地带、便于紧急时靠岸避难,因此船队是按照白云天初步勘察所航行的航线航行。照

计划,编队从鹭城出发,先向西南方向航行。航行到吕宋西北以后,再转向南穿过塔布拉斯海峡,沿着菲律宾海岸线过苏禄海抵达苏拉威西海。在这里,再转向东,越过苏拉威岛东北角,再向南航行,抵达徳汶。

这条航路,需先后穿越菲律宾、印尼两个国家,需要提前向对方报备,申请通过许可,沿途还要经过数个岛屿密布的复杂海域。

好处是直线距离近,乘客无需忍受太长时间的海上颠簸。同时距离海岸线不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迅速驶向陆地,找到躲避风浪的海湾,获得救助。

说实话,白云天他们选择的出航时间,并不是出海的好时机。

每年11月,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气流影响,南海都会刮起台风,海上时常有大风大浪。

而且12月到第二年4月间,由于冷热气流交汇,导致海上多雾,形成了所谓的“雾季”,增加了船只航行的危险性。为

了减小风险,编队特意调整了船只的间距,前后左右扩大到了三百米,同时船上的雷达、声呐导航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确认前后船的距离,以便及时避让。尽

管是万吨巨轮,在大自然的风浪面前也显得格外无力。

海浪时起时伏,高低差达到了七八米,巨轮就像是航行在山峦之间,不时从峰巅冲下谷底,然后又被海浪抬着翘起船头,再次艰难向上爬行。船

上的乘客大都没有坐船的经历,在这剧烈的颠簸中,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只有极少人迅速适应过来,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