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尝试过自制数控机床设备,以提高制造精度。当时数控机床的进退机构,用的可都是步进电机,从未听说过用伺服电机的。
白云天很高兴他们有这种认识,当下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道:“早期的数控加工设备,进退机构用的确实是步进电机。
但是步进电机的缺点很多:像加速时间过长,从静止到所需工作转速,要耗时几百毫秒,响应迟缓,不适用于超高精密加工要求;
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有限,通常最低控制精度只有一圈的几分之一,高的也就百分之一。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加工件来说,这一丝差距,就大幅降低了加工的最小误差;
此外,步进电机在低速运转时,会发出震动,影响设备的运转稳定性等等,使得步进电机只能在当时还算是一款不错的微控制系统。
但是在七九年,德国发明了交流伺服电机以后,全世界就立即将这种技术,作为了精细控制系统的首选,展开了全面研究,以取代传统步进电机伺服系统。”
“这个什么伺服电机就这么好?”老师傅们惊讶道。
能够让全世界,放弃深入研究了几十年的步进电机,转而选择伺服电机,可想而知它的性能之优异。
白云天笑道:“那是当然!我们刚才说的那些步进电机的缺点,伺服电机都不存在:它的转动角度,由脉冲信号来控制,假设是一个二十位的数字伺服控制器,它就有1048576个脉冲信号,也就等于要1048576下,才转完一圈,你说这个精度有多高!”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声。
这些都是原航仪厂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大都参与过当初自行研发数控车床。刚才白云天所列举的步进电机缺点,他们都清楚。
这也是导致航仪厂自制数控车床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实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厂矿都尝试过自制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