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除了几台苏联产的车床,只有一批缴获的伪满时期老旧机床o当车床运来,安装到位的时候,大家是多么开心,看着他们,比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还要温柔,眼中满满的都是幸福o
当第一台自产的高度仪,被空军的军代表宣布验收合格,签字接收的时候,全厂人都哭了o
太不容易了!
那时候条件是那么的艰苦,但大家都很开心o他们相信,凭着全厂人的艰苦奋斗,总有一天,能让我们的战鹰,全部用上不比外国差的国产航空仪表,翱翔在祖国的篮天之上,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这个理想,从未动摇过!
可是理想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o
由于军费的紧缩,不但是大量的武器装备没有了换装的经费,就连升级换代都变为了不可能o大家只能小修小补,将一分钱掰成两瓣花o
空军不需要新机型了,外贸出口也因为机型日益老旧而销量大幅下滑o
航仪厂,日子也是一天难似一天o
终于有一天,军代表撤走了,厂里接到指示,以后都不需要厂里生产的航空仪器仪表了o未来,厂里只能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o
饱满的热情,抵不过挨饿的肚子o
厂里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向,不再做航空仪器仪表了,转而买来小日本的录音机,拆开来绘制电路图,自己仿制出去卖o
最困难的时候,厂里技术部门的每个技术员,都领到了销售任务,不完成任务,就领不到当月工资o
他们习惯于捏着绘图笔的手,捧着一台台样品,奔走在街头o他们总是讨论如何改进设计的嘴,现在要用来说服商店,愿意进他们的货o他们不断盘旋着各种计算公式的大脑,现在要用来心算每卖出一台录音机,他们能够得到多少利润……
可就是这样,哪怕已经放下了一切知识分子的自尊,他们还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