囔的说道。
“你疯了,连他都不认识,每季的江南诗集你看不看啊?”
“这与江南诗集有什么关系?”
“嘿,关系大了,这人叫王旭,字续之,一人写出七篇名,篇篇都被江南诗集收录,而且作为头版印刷,你可别说没听过他的诗词。”
江南诗集,算是江南之地,半官方的出版社,专门用来收录江南子弟写出的诗词。
每个季度定稿一次,选取一百首诗词装订成册,供江南之地的读书人浏览,江南内的读书人,无不以诗词入选诗集为荣,跟后世的科学杂志一样。
王旭虽然产量不高,却篇篇都是精品。
时至今日,他的诗词已经过好几次江南诗集了,只可惜这个时代不存在知识产权,印刷他的诗词出售,一钱都没有给过他。
“原来是他呀,我说谁这么大本事,让所有人都卖面子呢!”
听到解释,不认识王旭的人也恍然大悟。
王旭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背着书篓,一路拱手往里面走。
人群自动给他让路是看得起他,面子给了不能不接着,哪怕是演,也得演的亲民一点。
毕竟,在场的十数万秀才,分散到各个府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要是没有真才实学,自问有望举,这些人也不会来州城赶考。
算一算,整个江南之地读书人何止千万,秀才少说也有数百万。
到场的却只有十数万,在秀才这个阶层,来者不足三十分之一,放到各个县,每个都是读书种子一样的人物。
别看不起这些人,放倒后世,能考秀才的人,相当于考进了重点大学。
举人,那是清华北大。
至于考进士的难度,不说媲美科学院院士,起码也跟大学教授差不多。
考不不说了,一但考,这辈子算是妥了,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