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这么闹就是为声名。
有减少就好,宋知府坐回去:“但我光州府可经不起这样损耗,外边的叛军听到消息必然也蠢蠢欲动。”又站起来,“我们还是亲自去劝服这些人吧。”
亲信们再次劝阻,除了给黄氏面子,主要是给少夫人面子,少夫人的门客正在逐一拜访这些世家,这是少夫人与世家们在交好关系,他们如果也出面的话,岂不是抢占了少夫人的功劳?
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宋知府眉头更皱。
“少夫人的那个门客不是交好,是在得罪人呢。”他说道,“随手街上抓的写信先生不行啊,少夫人好说话他们能哄骗,那些世家可不好哄。”
知府始终认为是这两个写字先生是为了活命自荐,而武少夫人也是临时迫切需要而信了他们自吹自擂。
“谁好哄骗?谁不好哄?”有声音从外边传来。
知府的书房私密之地,不是任何人都能接近的,能接近的除了他的亲信,就是武少夫人的人。
武少夫人的人都忙呢,来的只能是闲人。
“卫县令,你怎么又来了?”宋知府没好气的看着走进来的窦县县令卫荣。
卫荣穿着一身官袍,头发胡子越发花白,但长胖了一些,撑的脸皮平展,看起来年轻了几岁。
“出了这么大事,我来看看。”卫县令笑呵呵道。
宋知府更生气了,光州府十三县,几乎每个县都有世家闹事,只有窦县例外。
这是窦县太穷太小了,没有世家大族,土财主都少见,宋知府这样解释,并不是因为卫荣将一县治理的比他们都好。
“趁这个时候煽动民众去窦县,就不只是太过分了啊。”宋知府警告,“是添乱。”
卫县令没有下级见上官的诚惶诚恐,笑道:“怎么会,我是来送粮,好帮忙控制一下粮价和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