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自己的猜测正确,那么小曼就该是自己同父异的妹妹。
对于父亲的德败坏,天天不能说什么,也不敢去埋怨爹老子,天下没有不是的父,谁没个年轻风的时候?
她也只能认下这个妹妹。
王天昊想想说:“好,咱俩一起去。”
就这样,王天昊拉着媳妇天天一起赶往了三十里铺。
三十里铺是个非常小的村子,人口不足三百,俩人是打出租去的。
这附近有很多村子,有十五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
关于这些村子的来历,已经无考证,估计是古时候的驿站。
早些年,大西北是不安稳的,战火连连,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沿途修了很多烽火台。十里地一个,或者十五里地一个。
可能这些村子是据当初那些烽火台来的。
也可能是信差落脚的驿站。
走村子以后,眼前一片疮痍,村子的贫穷让王天昊跟天天感叹不已。
同样是贫穷的大山,三十里铺跟疙瘩坡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儿是草房,是窑,一条路也没有,坑坑洼洼。
近是丘陵,远是丘陵,四面八方都是连绵不断的丘陵。
那些丘陵光秃秃的,看不到几点绿,土岗上风沙弥漫。
村民上的衣服也很破旧,大概是因为缺的缘故,很多人的脸上都是脏兮兮的,仿佛这辈子就没洗过脸,洗过头。
人脸的颜,丘陵的颜,天空的颜浑然一,哪儿都呼呼的。
村两个人就打听,问小曼家在哪儿。
有好心的村民指给了他们。
王天昊拉着天天直奔小曼的住所。
来到门口,天天吃了一惊。因为小曼的家跟别人家不一样。
小曼的家是这片村庄里唯一的二层小楼,而且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