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船,恐怕要花费三、四亿美元才能拿下来。”
周游想过深海打捞船很贵,很夸张,但绝没想到会贵得如此离谱,难怪国家到现在还组织不起象样的打捞船队呢。
林辉煌笑问道:“周先生原来对船舶有意思啊!”
开心的郑明朗也问道:“船舶公司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开得起的,亿万身家在那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山头而已,难以入得了大众的发眼。不过如果周先生有意思的话,我倒是可以代周先生引见几位船舶大亨。”
“不必了!”
周游可不想在这方面欠人人情,老实交代道:“我是想进行一次考古打捞,为我将来的博物馆做准备。只不过现在不能进行深海打捞,我获得的宝贵资料就没什么用,只能暂缓其事。”
周游在那个装了子午鸳鸯锁的黑檀木盒里搜刮出一本明末清初大海商的秘密帐本,上边清晰地记载着几次发生海难的地点。如果周游按图索骥,到这些地方进行考古打捞,肯定有所收获,这个就是周游为什么这种重视打捞船的缘故。
郑明朗倒没想那么多,热情地介绍道:“事实上你也不用那么麻烦的,港岛恰恰好就有一个有资格进行深海打捞的人物,我们可以向他租借船只的。”
“恐怕价格不划算啊!”
周游摇头叹息开来。
虽然周游目前还不知道那几次海难都埋葬了什么宝贝,但那个时候不会有大量的精品出现的。毕竟明末清初的环境甚为恶劣,人都穷得没得吃饭了,哪里还有时间去琢磨那些艺术品。所以周游估计船上运载的货物以民间物品居多,那变相地就降低了那几次海难的考古价值。
以港岛的物价水平,还有深海打捞船只的价值,恐怕周游想要租赁,那也得花费不菲的代价。
那样的话,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所得利益还不足挽回成本。
被拒绝的郑明朗想不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