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略 > 第754章 东边太阳西边雨

第754章 东边太阳西边雨(1 / 4)

自朱载垕继位后,朝廷内外发生诸多变化,相比嘉靖一朝,有些变化还是较为明显的。

不得不说,当初抗倭大捷起了很大作用。当初在裕王府时,朱载垕就曾与翰林院侍读仲逸说起过开放海禁、重建海贸的计划,而如今这一点得以实现。

嘉靖一朝,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北虏南寇之患,而东南开通海禁,不再‘片帆不得下海’后,倭寇的活动也得以很大的控制,倭患已基本得以解决。

对北方鞑靼的策略,朱载垕首先任名将戚继光为都督府同知,领京城与东北防务,军事部署卓有成效,后与鞑靼的通贡互市协定,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北方之患。

此举之后,北方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硝烟,为各地百姓赢得了难得的一片安宁,但顾此及彼而没有区分对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东北女真的渐渐壮大,为日后的北方战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若从眼前而言,解决了北虏南寇之患这个大难题,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百姓们不在谈虎色变,日子也能就这么过下去。

这其中得益于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的治军有方、能征善战,也有王崇古、谭纶的多方功劳,多年的隐患总算得以控制,倒也是事实。

对仲逸而言,他似乎离这些文臣武将的距离还很远,但他在东南抗倭时用兵之道,漠北与鞑靼的多日决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载垕的决定,进而促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以至于至今在两地都有关于这位‘文官’出身的仲大人的顺口溜,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人们常有‘内忧外患’之说,边疆之患暂时得以控制,但‘内忧’之患却悄然升起,以至于当人们发现时,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朱载垕继位之初,内阁由徐阶掌管,但徐阶似乎并不能驾驭内阁其他成员。或许他做一个内阁次辅更为合适,由此也就引起郭朴、高拱等人的不满,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