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略 > 第504章 新上任(上)

第504章 新上任(上)(2 / 4)

只是没有想到,戎一昶这么不经烤,还未真正决战,就原形毕露、不打自招了。

……

京城、朝堂。

皇帝朱载垕召集众臣,商讨的正是关于北征之事。

在此之前,朱载垕已派出锦衣卫从都督府、兵部、户部带走不少朝廷命官,有正二品的都督佥事、三品的侍郎、五品的郎中,还有六品的主事……

被抓之人所涉罪名,无一例外:皆是因对军中兵器、战甲、战马动过心思之人,或从中牟利、或提供便利、或官商互通等等……

北镇抚司有自己的诏狱,不同与刑部,办事效率快很多,也果断许多:一声令下,又是多少人头落地?

至此,原兵部郎中严磬在东南沿海被倭贼砍死之时,身上留下的那份罪状中牵扯的朝廷命官,无论文武,无论大小,无论京城的,还是外任的,终于一一落实了。

说到北征的主将人选,朱载垕首先想到的是戚继光,相信这也是朝中大多说人同样想到的。

后来经过一番权衡,决定还是先不派他前往。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取决与两个方面考虑:此次与鞑靼决战,并未真正要拼光家底、你死我活,而是为下一步的和谈赚取筹码,赢得主动权而已。

此外,一旦双方陷入僵局,或战事蔓延,双方不得不各自增兵助战时,那个时候再派戚继光挂帅,也不失为一步更为稳妥的部署。

像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良将,永远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况且戚继光如今奉朝廷之命,正在蓟州一带训练士兵,不宜轻易走开,这些兵卒,日后定能派上大用场,而一切还是要从训练开始。

众人议论许久,觉得还是从现任武职中挑选一人为帅,主持此次北征战事最为合适。

按理说,临时出战指挥的最高武职,一般情况下,朝廷会临时委派总兵官一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