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将哪里逃?快快来受死”。
两千之余敌军,正欲向粮仓一带靠近,却突见四周亮起根根火把,顿时,大明将士叫喊声连天,团团包围如铁桶般。
负责守护粮草的英勇千户所,原本在原地待命、坚守不出,却不料突然打开栅栏,副千户周通率兵杀出。
看样子,有三百左右的兵力,犹如当初那支三百人的‘兵’。
所过之处,叫喊连天、尸首遍野、一片恐怖……
其他千户所的兵马犹如一道城墙,将鞑靼军围困在粮仓外侧的空地,从里边杀出的英勇千户所将士,左右夹击,包顿大“饺子”……
没有人注意到,英勇千户所千余人的兵力,而真正出来迎战的,只有副千户周通率领的三百人,其余人马,依旧坚守不出,原地待命。
慌乱之,鞑靼军的头领大呼一声:“弟兄们,大明的兵力数倍于我们,快,叫援兵……”。
片刻之后,一支响箭射出。
正欲攻打军大营的阿帖木儿部立刻掉头而出,意欲增援,直奔粮仓方向而去。
阿帖木儿所率的兵力,也三千之余,但皆是精兵强将,身经多战,尤其精于马战、马阵,普通将士而言,过万的兵力,也未必能抵挡的住。
军大营与粮仓的距离,也十余里,若是换到白日,策马而行,眨眼的功夫便可到,只是如今天色已晚,两地间还有其他驻军,若想直行,是行不通的。
在此之前,锦衣卫百户南栖原,早已派人在地面撒好铁蒺藜,只因数量不足,专门挑选关键路段撒下,为的是将敌军逼到另外一条路。
“将军,我们据此向西南方向绕行而过,穿过一片胡杨林,再杀出后,便可到粮仓后方”。
一名鞑靼哨兵向阿帖木儿禀道:“如此一来,虽然多绕几十里地,但路并无阻挡,速度更快。是否走此道?请将军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