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序南点点头:“这倒也是,原先的知府康褀被查处后,知府衙门也牵扯到不少人,剩下的都是些安分守己的,自从发生三边镇大煤矿一案,更安分了”。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李序南终于掌握了榆林府的大小事务,有多方因素的存在,他在当地确实可以说是一言九鼎。
是该做些事了。
“我府有些图纸,是专门关于煤矿、煤炭开采、使用、运输的,你可以看一下”。
二人再次碰了一杯,仲逸继续道:“这样吧,咱们今晚去我府,详细说说此事”。
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李序南而言,能让当地百姓富足的事儿,他几乎都感兴趣。
老天给了他治理之下那片土地生财的路子,自然不能放过了。
相改良田地、畜牧副业等,运作大煤矿,来银子的速度,自然更快。
无论农田水利、搭桥修路、建酒坊、布行,买设备,买种子,还有牛马羊。
这些,都得要银子。
没有大笔的银子,即便是钦点知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事情,它是这么回事:读书出身,科举入仕,清高清高可以,但要真干出点成绩,还的要“俗”。
为何?干的是些俗事儿、俗务,岂能以天真的心态去面对。
果真那样的话,现实,一定会给你一个大嘴巴子,抽的你找不着北。
李序南,无论从户部主事,还是到如今的榆林知府,他的历练还不够,是时候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了。
仲逸的思路很简单:“我有方法,但天下之事,还得要天下人干,否则,再厉害的角色,也会累死”。
三国时期,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却吃不了一个人的饭,连同休息不好,人也渐渐跨了。
该要放开的,还是要放开。
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