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浙江,在我们身边’。
龟田好武,但他同样知道:以逸待劳是没有好结果的。
“事已至此,我们只能穿过乌龙岭,找到有利地形,再做打算”。
平板大郎大声说道:‘我们在平地,戚家军在高处,他们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我们只能暂避锋芒、从长计议’。
末了,他向龟田建议道:“那怕是我们占据有利地形后,让所有的人休整一番,再杀回去也为时不晚啊”
“撤,向乌龙岭进发”。
这次,龟田二郎也同意了。
不过,他是这样理解的:张大奎二人在山叫阵,是为拖延时间,等戚家军前来。
但乌龙岭确实没有伏兵,这是他们亲眼看到的,张大奎是在故弄玄虚,赌他们不敢前行。
当然,平板大郎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认为终究是认为。
没错,拖延时间是对的,赌倭贼不敢过乌龙岭,也是对的。
但那都是一个时辰之前的事儿了。
张大奎等的,不止是戚继光的戚家军。
……
“杀……”。
倭贼才到乌龙岭口,依旧可见张大奎与陶朔,但叫喊声,显然不是他们两个发出的。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乌龙岭,早已不是他们二人。
“启禀俞将军,前面二人,是龟田二郎、平板大郎”。
张大奎走前来,向俞大猷禀道:“他们的兵力,在一万五千左右”。
没错,为了不让前来探路的倭贼察觉,俞大猷特意将兵马隐藏于乌龙岭山后。待探路的倭贼归去后,他们再山。
张大奎与陶朔‘骂阵’,正是为了争取时间。
此刻,乌龙岭,真真切切一支伏兵。
确切的说,是重兵把守。
俞大猷笑道:“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