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遗迹的各种传闻,缓缓的消声灭迹。
双方这么一闹,就是两个多月。
时间一晃,进入到了隆冬。
年关将近。
孔连杰已经被关了大半年。
百官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上书为孔连杰摇旗呐喊越发频繁。
御书房内。
杨七盘腿坐在火炕上,紧皱着眉头,看着桌上堆放的奏折。
彭湃身穿着一身裘皮,弹了弹身上积雪,抱着一叠奏折进入到了房内。
“陛下,金陵送过来的奏报。”
杨七看也没看,皱着眉头道:“又是辞官的奏折?”
彭湃苦笑道:“这回不是辞官的奏折……”
杨七眉头舒展,笑问道:“好消息?”
彭湃吧嗒了一下发苦地嘴,低声道:“更坏的消息……人家现在不辞官了,而是效仿当年的苏相公,直接挂印封金而去。
从腊月初一到今日,已经有一百多位官员挂印而去了。”
杨七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长叹一口气,“儒家啊儒家,远比佛道两家更难对付,确实急不得。这才稍稍一逼,就有这么多人辞官。”
杨七缓缓握紧了拳头,“当朕好欺负吗?”
彭湃感受到杨七胸膛里的闷气缓缓升起,当即赶忙劝谏道:“陛下息怒,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动杀心。一旦您下了杀手,只怕场面会变得更不堪。”
“呼~”
杨七吐出一口浊气,缓缓道:“朕知道,此事急不得。眼看年关将近,这么多人辞官,对各地治理会产生很大的麻烦。
朕不想让这些腐儒舒服,但是朕却不能因此牵连百姓。”
彭湃微微一愣,愕然道:“陛下这是要……”
“你去监察司大牢传旨,放了孔连杰。”
“放了孔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