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问道:“你说,他是我大燕的臣子,还是佛道两家的臣子?”
陈琳不敢接这话,他低着头,试探的问道:“陛下该如何处置,奴婢这就让中书舍人拟旨。”
“不用!”
杨七扔掉了手里的奏折,收敛了脸上的怒容,面无表情的道:“朕谁也不处置,就这么看着。朕倒是想要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情愿去做佛道两家的走狗,也不愿意做朕的臣子。”
陈琳心头一惊,他感受到了杨七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的滔天怒火,更感受到了一场大屠杀激将拉开帷幕。
但是他不敢多言。
就这样,杨七犹如一头搅动风云前潜藏在水下的巨龙一样,匍匐在燕国皇宫内,冷冷的看着燕国境内的所有帮着佛道两家跟朝廷作对的人跳出来。
时间一天一天的悄悄溜走。
从各地传到燕国皇宫内的奏折,多不胜数。
皆是类似于新平伯一样的,帮着佛道两家对付朝廷的人。
这其中有武伯、武侯、武子、武男,知府、县令、知州也有。
牵连的燕国官员,多达数百人。
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杨七知道佛道两家不会坐以待毙,只是他没想到,掀起来的巨浪会如此之大。
随着人数不断的扩大。
最终,一位武侯被牵扯到了其中。
御书房内。
彭湃躬身汇报道:“陛下,雁门侯跟道门有染,今日过午以后,雁门侯会应邀前往城外的上阳观……”
“雁门侯?!”
杨七有些不解,又有些恼怒,“怎么会是他?他怎么可能跟道门染上?!”
彭湃苦笑道:“别说您不能理解,属下也不能理解。”
杨七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雁门侯的身份有些特殊。
封赏大典的时候,受封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