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同书院以后,依照礼数,杨七先去拜访了一下书院的山长种放,而后又去见了见沈伦。
种放在山野间待久了,所以在大同书院这种人气旺盛的地方,显得很不习惯。
为了能更好的贴近大自然,以修道。
种放放弃了杨七为他准备的宅院,住到了大同书院后方靠近城墙的一块荒凉的地方。
他自己动手搭建了一座茅草屋,又在茅草屋前栽种了一些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的布局杂乱无章,在杨七这种略微有些强迫症的人眼里,看着很不习惯。
种放却觉得越是没有规律的东西,越是特近自然。
杨七不明白,种放这种理论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不过,种放只要没有离开大同书院的心思,杨七就任由他去折腾。
毕竟,种放名声在外,只要他还待在大同书院,就能帮大同书院吸引不少的人才。
从去岁种放入大同书院至今,慕名种放大名而来的学子,多达八十八人。
这方面,沈伦就比不过。
之前沈伦担任大宋参知政事的时候,沈伦府上可以说是门庭若市。
自从沈伦到大同书院任教以后,大宋的那些个读书人,就不愿意和他接触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伦更能把大多的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
毕竟是担任过参知政事的人,又主持过汴京的太学。所以沈伦的办学经验是丰富的。
仅仅大半年时间,沈伦已经先后在大同书院内创办了经科、算科、画科、棋科等等多个学科。
大同书院在沈伦的谋划下,在逐渐的步入正轨。
而杨七,在见沈伦的时候,又向沈伦提出,在大同书院内建立工科、商科等学科。
自从沈伦在杨七面前丢掉了为人师的尊严以后,基本上在杨七面前就没有多少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