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长干里 > 拾捌 百世不迁

拾捌 百世不迁(14 / 16)

名为永乐宫,大部分都片瓦无存,只有这幢朱楼留下来,方方正正的象个牌坊,重檐翘角地恢弘又雕梁画栋地精致,楼侧有一排巨大的香樟,在安邦路上傲然矗立。

黄有桑笑,当然不是明成祖真住过的!明成祖的庙号其实是后来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改的、说是“我太宗当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别之,庶见其宜”,其实目的是为了大礼议之争中为自己亲生父母正名。朱棣原来的庙号是太宗、谥号呢则是纯仁至孝文皇帝,很有意思,一辈子马上征战、抗蒙古守边疆靖难夺天下、死都死在北征榆木川的永乐大帝、偏偏被谥为文皇帝!更没想到被改尊为“祖”!所以他本人也好、明世宗前面的仁宗宣宗英宗直到武宗7个朝代,都不会叫这个楼成祖楼,明显是后人托其名造的。当然很多人听名字想当然地认为是明成祖府邸,黄有桑停顿了一下想起了东晓亮,他就巴巴地跑来讨论过。“后来改为文皇楼应该是建造者想到了这个问题慌忙纠正,但是名字已经流传开,反而是欲盖弥彰了。”

曹峻德微笑颔首,状元之后就是状元之后,随口就把这一段文史讲得清清楚楚!申主任也赞黄记者博学,这个古建筑原来传说明成祖少时在此习文做了皇帝后常来此怀旧,实际考证是清朝时的好事者袁枚托其名造的、其实是清代建筑,不过也两百四五十年了。

两百四五十年……曹峻德沉吟着吩咐孙勇:“还是让他们考虑考虑有无优化方案,不要动不动拆古建筑嘛!”

文皇楼要拆?申主任大为惊异。曹峻德皱眉说前日偶然听说具体还不清楚,所以先了解了一下情况。“可这是曹书记您说过的南都宝贝!”黄有桑忍不住插口:“明成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明太祖与其在南都的明初五十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这一段历史留存下来意义重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