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一共赚了270两银子,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一辈子也饿不死了。
“瞧你,到底咋了嘛?说给姐听……。”雪姬帮弟弟擦擦汗道。
沈三将自己包揽两笔生意的事情,一丝不留告诉了姐,雪姬噗嗤一笑:“这才对嘛,要做,就做朝廷的生意,朝廷的银子最好赚。”
“姐,快点发货吧,那边都等不及了,要四天的时间赶到。”沈三有点迫不及待。
雪姬立刻让工人装车,两千张芦席装满,让弟弟跟着车队走了。
临走,她还送给沈三一只鸽子,告诉他,只要有大生意,需要发货,你就飞鸽传书。
姐姐在家严阵以待,随时可以给你供货。
就这样,沈三又走了,从此踏上商路,直到他成为明初第一大富豪为止。
雪姬这边的人马不断扩大,起初只有十几个编制匠,再后来扩展到了几十个,上百人,甚至几百人。
好多讨饭的路过这儿,都被她收留了。
十里八乡的人听说她这儿有活干,能赚钱,也一窝蜂地参加了进来。
编制的也不仅仅是芦席,还有箩筐,竹篮,跟背篓。
这些编制的手艺,女孩都是从元宝山学来的。
跟着陈浩的那段时间,元宝山的村民都是靠这个赚钱养家的。
陈浩有自己的商队,可以把这些工艺品卖到全国的角角落落。
第一年下来,除去给工人的工资,路上的损耗,姐弟二人就赚了五六百两银子。
沈三也是,哪儿打仗他往哪儿钻,赚起了死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