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沈三吓一跳。
雪姬说:“是。”
“姐,你把钱给人家,咱们怎么挣钱啊?”男孩很不乐意,觉得姐姐是在败家。
一张草席,从收割到编制,再到卖出去,也就几十个铜子。雇佣人的话,要少赚一半。没见过市面的人根本就舍不得。
雪姬说:“你懂个啥啊?这一点你就比不上陈浩,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多用人,草席的数量才能上去,一张赚一文钱,一百张也一百文呢。
如果咱们量大,一个月编制一千张,就是一千文,总比出去讨饭强吧。
再说这么一搞,四周的山民都不用逃荒了,手里有钱,就能买粮食吃。”
沈三一听是这个理,于是点点头:“好,我去找人,你教会他们编草席,我再找买主。”
就这样,姐弟两个拉开了创业的致富之路。
沈三跑遍了附近十多个村子,终于帮着雪姬找来三十多个人。
这三十多个人参差不齐,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
雪姬一声苦笑:这也比没有强……毕竟男人们都被抓走打仗去了,半个山东找不到几个像样的男丁。
于是,她给这些人分派了任务,五个力气大的男人去收割芦苇,然后运回家。
家里安排十五个人,日夜不停编制,有她手把手教。
剩下的五个人,推起独轮车,将编制好的草席拉到集市上贩卖,有沈三带领。
这样,一个芦席生产工厂就形成了,生产销售一条龙。
起初,沈三根本不会做生意,只会在集市上吆喝。
“卖芦席了,上好的芦席啊,买不买的看看……。”
因为量太大,一次带来几百张,三天下来,一半都卖不到。
傍晚悻悻回到家,他垂头丧气。
“卖完了?”姐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