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十四年猎鬼人 > 27.身份

27.身份(8 / 9)

石头就一直在这里,它的年龄,比重庆的历史要久远得多。魏成刚是一个生意人,做大生意的,多少都有些信奉鬼神之道。说是拜神或许有些不合适,因为那个人并不是神。就好像工匠奉鲁班为神,小偷拜东方朔为始祖一样。魏成刚祭拜的,应该是一个叫“董尽伦”的人。我问司徒,董尽伦是谁,他说董尽伦是一个合川走出去的官员,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在甘肃某地任职,因为常年实施仁政,于是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辞官回了合川,靠着朝廷的俸禄,在合川当地也是富甲一方。后来,一个世代受到朝廷眷养的彝族土著酋长,名字叫做奢崇明的人,骁勇善战,且刚愎自用。于是在川东地区发起叛乱,割据西南一方,后来攻打重庆等地,建立了大梁证券。奢崇明的举动引起了董尽伦的震怒,于是他变卖家产,自己组织了义军与奢崇明抗衡,形成了和奢崇明江北江南各占一方的态势。但是后来由于战术上的失误,董尽伦在率领将士过江杀贼的时候,并没用等到全部将士集结整齐,于是势单力薄,中了奢崇明的埋伏,在纱帽石边上的嘉陵江边,被凌虐浸水致死。

后来百姓为了纪念董尽伦,就常年在江边放河灯祭拜。而因为那块巨石因为形状跟明朝的乌纱帽非常相似,于是就叫做纱帽石。后来明朝的吏部侍郎,在这块石头上刻下了“董公死难处”几个大字,后来明清直至民国期间,众多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都念及董尽伦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庇佑了一方水土的百姓,于是纷纷在这里来祈福许愿,在石头上刻下了很多题刻。那些题刻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只不过由于下河道的路比较难走,尤其是修建了滨江路和轻轨以后,去的人少得可怜,很多重庆本地人甚至不知道这块石头有什么故事。再加上三峡库区蓄水,这块充满人文和传奇的石头,就更加不被人所知了。魏成刚去祭拜董尽伦,也许是在求一个心理上的安慰,毕竟我想他也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违天道,恰好董尽伦也是合川人,他的此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