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人才移民,人们也会理解,甚至是羡慕。
当然,各国都有人才引进策略,有来也有去,毕竟进入了全球商业化的时代,人才也是商品的一部分,可以理解。
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老旧的目光去看待一切。
但正因如此,奉献式的爱国才更可贵。
这文章被人转网络上,瞬间就火了。
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出行方式、经济结构这些发生了变化,这会儿猛的意识到了,人的各种三观是完全变了的。
也不是说这会儿的人都变坏了,而是时代不一样了。
联想到最近公孙玉龙和蜜糖组合的口水战,公孙玉龙骂这个骂那个的,上蹿下跳,自称过韩国人,欣然接受过太君这个称呼。
反观蜜糖组合,雷君过去就很厉害,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中国的骄傲,是能和微软大战的人才。最近做小米手机,一个是想惠民,另一个是做国人自己的品牌。
组合里的唐觉晓,大学毕业了立刻回国,毫不犹豫,他做互联网的核心理念也是便民、惠民。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你不是想火吗?送你上头条!”刘欢说。
虽然上头条的新闻不是公孙玉龙,但内容评论全是他!
汪老师眼看着自己冲到了第二,然后被第三超越,到最后他还是第二,但永远就是上不去……
‘下次,下次一定可以上头条。’汪老师攥紧了拳头。
那篇文章里就没出现什么人名,没提唐觉晓,没提公孙玉龙,但这会儿矛头全指向了公孙玉龙。
他申请了一个小号,给自己辩解说:“我不是精日,我是生在中国的国际主义战士!我可以精日,也可以精韩,也可以精中!虽然我会说中国怎么怎么样,但鲁迅也说的啊!我是想做当代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