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很有煽动力。
雷君很富裕,但这一点隐藏得较深,不怕被仇富,雷君的破绽是得罪的人太多了。
且不提同行……
雷君的小米系统说是中国人自主研究,这其实就和唐觉晓的“数字音译普通话”一样,最初也就是加了个壳。小米是越到后面越强,因为各种东西都在优化、升级,但现在的小米,优势也就是一个性价比高……这是唐觉晓认为的“永远的王道优势”之一。
唐觉晓也搞不清楚,小米那铺天盖地的软文,到底是雷君花钱买的,还是自来水。其中有一个宣传论调,把“买小米”和“爱国”等同起来,让很多人瞬间就反感了。
很多人根本不缺钱,国产手机里并没有质量很好的高端智能机,他想玩游戏玩得顺畅一点,就买了国外的手机,结果在米粉口中,这就是不爱国了……
这人心里绝对开心不起来。
而且这类想法很容易范围扩散,从手机到家电,到汽车,谁敢说自己什么外国货都没买过?
有人就说了:“我敢!”然后列举一堆自己用的家电品牌。
之前被喷“不爱国”的立刻化身品牌行家,挨个的把对方列举的品牌,里边各个部件是哪个国家的说出来,瞬间就打了对方的脸。
可以说“小米时代”的开启,真的意义很广泛,这不仅仅是让智能机价格下降、惠及亿万百姓……
老百姓们同时知道了拼装、代工的概念。很多人就很受伤,也有很多人对自己国家的工业、创造力、学校教育能力……甚至扩展到教育、医学、交通……
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大家交流得多,了解得多,争议得多,分歧也大,这都很正常,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只不过他们那会儿没互联网,声势就不够浩大。
“买小米”=“爱国”,被推演出“买外国货”=“不爱国”,再被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