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这个封面,画得太像会被判成是抄袭。
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们一个个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两个字区别还是挺大的。
“666,楼主别退啊,让我们看看这本书究竟写的什么内容呗~~”
“话说我昨天也差点看错了,要不是发现作者不叫张楚,我就直接买了。书店太恶心,直接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
“估计这图片又能上搞笑集锦了,成为继康帅傅、治治香瓜子的后起之秀!”
“看得出来,现在《达芬奇密码》是真的火了,竟然都有山寨货。”
“楼主肯定是想把我给笑死,图片借走发朋友圈试试”
“这算什么,我刚刚搜了一下,发现还有个叫解码达芬奇的,它们俩应该凑一对!”
张楚心情莫名其妙变得挺好了,有时候买书也得擦亮眼睛才行,说不定就买到了山寨作品。
试想一下,当这位读者满怀期待从书店买了本作品,现在正打算阅读的时候,却发现买错了作品,这心情该是何等的卧槽!
出版社趁热打铁推出这些产品,书店为了销售也在推波助澜,如果不是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估计也不会拿错。
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就算是翰林文化传媒或者南海出版公司也无法杜绝,只能在微.博上面呼吁读者们看清楚上面的文字!
其实跟风、蹭热度的并非那两部作品,很多无节操的小出版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作品,比如《破解达芬奇密码》、《达芬奇之谜》、《如何破解达芬奇密码?35问揭示数学之美》、《达芬奇画作解析》、《欧洲旅游指南》、《达芬奇笔记》、《达芬奇和他的神奇密码》等等。
诸如此类的作品数不胜数,甚至还有很多图册也应运而生,趁机抢占市场。
就连一些电视节目都专门开辟了达芬奇密码主题,尤其是科教频道那边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