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退路。
@@@@@
在北京皇宫东南角处,矗立着一座高高的木楼,四周无论昼夜都有锦衣卫和禁军的人把守。
对此,京城的百官和百姓早已习惯,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楼上的是个什么东西——登闻鼓!
登闻鼓据说是起自大宋朝,乃是官员和百姓有大事要面奏天子时敲击的,这一传统随后便扩散到了地方各州府县,那衙门口的鸣冤鼓就是照着它所设立的。
不过这登闻鼓的规格却要比地方的鸣冤鼓要高上许多了,光是其规制,就是鸣冤鼓的无数倍,而其声更如洪钟大吕,一旦响起,数十里的人皆可闻。
不过无论是大宋还是后来的朝代,对这登闻鼓向来只作个摆设。直到大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后,凭着旺盛的精力,才把登闻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据传,无论任何时候,只要这鼓一响,朱元璋就会把敲鼓之人召见询问。
因此,那时候在天子脚下当官的人日子确实很不好过,因为你但凡做了什么错事,让老百姓感到了冤枉,就会有那胆子够大之人跑去敲鼓找皇帝诉冤情,那官员的下场也就不问可知了。
正因如此,待到宣德帝朱瞻基登位之后,便有朝臣请免这登闻鼓。虽然宣德并没有允准这一奏请,但登闻鼓从此派出锦衣卫团团围住,寻常百姓根本不得靠近也成了事实。虽然鼓没有被移除,但却也变相地免去了它的作用。
当一件事物几十年都没再起任何作用,人们也就不再能想起它本来的用处了。登闻鼓也是如此,现在的京城官民都只把它当作了一个摆设,只有下方守卫的锦衣卫们,依然风雨无阻,小心翼翼地看护着它,不叫任何人靠近。
当陆缜带了三人一步步走过来时,那些守卫明显有些疑惑,这些家伙是来做什么的?直到他都来到跟前了,才有人挺枪拦了上去:“登闻鼓前不得靠近,速速退下!”
“我乃大